中華民國私立學校文教協會-期刊文獻-私校教育期刊-第十九期-
管理員登錄
帳   號
密   碼
驗證碼
 
註冊
行事曆
< 2024-05-19 >
Sun Mon Ten Wed Thu Fri Sa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領導獻詞
首頁期刊文獻
第十九期
分享到:
第十六任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先生競選期間 針對攸關全民之教育議題回應-技職教育篇
作者:私校文教協會秘書處

       教育議題向來為全民所關切之重要項目,第十六任總統選舉已完成,亦即將確定新的四年,國家教育政策走向。爰此,本會特將選舉期間,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先生面對教育議題,所提出的說法與回應,分篇整理刊登,期使會員學校進一步瞭解下一任總統對於相關教育議題之想法與對策,也能持續關注並進而影響未來重要教育政策的擬定與推動。

重振技職教育

為學生打造實現夢想的舞台

       國家需要技職人才,國內機械、ICT、風力發電等許多產業都缺少中階技術人力;為鼓勵孩子學習技職教育,倡導普通高中與技職教育同樣重要,總統候選人賴清德過去在行政院長任內,已就五大面向要求教育部及勞動部加強技職教育:

1、擴大技職教育師資,廣納有經驗的技職工作者來擔任業師。

2、改善技職學校設備,有些學校因為經營困難,設備無法跟上時代,政府應該擬訂計畫來幫助更新。

3、鼓勵建立類產線教學空間,以減少學用落差。

4、為「加強建教合作」,勞動部的「投資青年就業方案」,就是優化產學合作,鼓勵學生跨域學習,並增進數位教育,有助於解決學用落差的問題。

5、鼓勵國際化,參與國際競賽。讓學生、家長有信心優先選擇技職教育,讓技職教育在人工智慧、物聯網、雲端計算、大數據分析、AR/VR 等科技發展的時代,可以與時俱進,因應當前社會需要。

       而上述的五大面向也都融合在日前所提出的「0-22 投資未來世代」政策當中,顯示候選人一路走來,始終心繫技職教育,為技職教育找到解方,因為人才培育就是國力的展現。

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整合與分工

突破政事別窠臼,跨部會合作建立訓用合一的育才架構

        目前由勞動部依產業各類專業人才、職能基準,規劃設計職能導向課程及充實相關設備,落實職場專業能力之養成協助建置、整合及公告主管產業發展之職能基準,以及建置與就業對應之職業證照。未來將持續責成國發會盤點及提供未來人才需求資訊,以利學校快速回應產業人才培育需要,並由勞動部加強實務連結及產學合作,增進社會各組織協力培育人才之社會責任,以及拓展縱向銜接與跨域人才培育之創新模式。

私立技職辦學困境

鼓勵企業投入,加強整合資源提升學校辦學利基

        培育人才從來都是需要齊心齊力的事情,拿出過去以一整個村莊培育一位學子的精神,汲取產學合作的經驗基礎,導入企業資源,讓育才與用人兩造溝通無礙,迅速建構完整且精準的職業發展路徑,由學校主動提出計畫,爭取補助,「產學攜手計畫 2.0」不只單一部會(教育部),還加入經濟部對企業的補助經費,並整合教育部國教署就業導向專班,及勞動部的雙軌訓練旗艦、產學訓合作訓練等計畫,期盼藉由融合更多資源,來增加學生、學校及企業參與計畫的誘因,期盼集合社會整體的力量,共同來培育國家未來發展所需人才。

技職生生涯困境

技職教育作為實現夢想的途徑

       世界正在改變,教育更要跟上腳步,因應中美貿易戰後引發臺商回流,以及 COVID-19 疫情爆發影響產業鏈自主,這兩大局勢下的人力需求,教育部已規劃設立「區域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依循在地產業需求,透過區域教學能量,強化各區域產業院校與產業聚落的連結,針對六大核心戰略產業、5+2 及數位經濟與其他相關重點產業之人才需求,民進黨政府對技職教育的安排非常完整,學生唸高職可以考取證照投入職場,也可以選擇唸科技大學持續深化技能,國家需要技職人才,孩子若選擇技職教育可以走出自己的路、實現夢想。

技職教師教學困境

技職教育有賴於優秀的教師,教師與設備都要增能

        有鑑於亞洲鄰近國家競相爭取學術及科技人才,提升該國家學術研究及教學的表現,並帶動產業發展及升級,以致國內部分優秀學者有逐漸被其他國家延攬情形。在賴清德候選人提出的「0-22 投資未來世代」政策當中,「擴大高等教育及技職教育 3+1」當中「擴大投資技職教育」(含大專院校及技術型高

中),未來將要擴大投資業師、教學設備、類產線,並依各產業人才需求進行課程規劃,提升學生的職涯體驗,開設學士後產業技術專業人才培訓專班,提供希望轉職或發展其他專長者多元深造的機會。

技職師培法規窒礙難行

修法積極提升專業群科教師的實務技術

        技職教育藍圖的完備關鍵在教師,2019 年底在立法院民進黨黨團努力之下,三讀通過《技術及職業教育法》第 25 條及第 26 條的條文修正案,教育部將持續規劃推動相關配套措施,每年預計投入至少 1 億元以上預算,積極提升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科教師的實務技術,讓技職教育持續精進,包括持續推動「教師赴公民營機構研習」、「學校遴聘業界專家協同教學」,除了完善整體技職法規,並建立技職教育人才培育制度,包含學生實習制度、教師具業界實務工作經驗及每 6 年應赴業界研習或研究等機制。

技職雪崩人才缺口

投資技職教育,培育多元產業技術人才

       賴清德總統候選人過去在擔任台南市長時,曾參訪技職學校,深深了解校園內的設備老舊將嚴重影響學習,社會上也有很多人反應學用落差問題,有些同學唸的是技職學校,但所學不見得符合現在的需要,因此,在他提出的「0-22 投資未來世代」政策中主張要積極投資技職教育:

1、擴大投資業師、教學設備,建立「類生產線」,讓科技界的好人才擔任業師,有機會把工廠實際生產的情況在學校重新建置起來。

2、依各產業人才需求進行課程規劃,提升學生對職涯的認識、體驗或實作。

3、開設學士後產業技術專業人才培訓專班,提供轉職或發展其他專長者多元深造機會,補足人才缺口,避免所學和所用產生嚴重的落差。

技職升學課程統整

打破「不讀書才去當黑手」,完善技職教育制度

        民進黨向來主張普通高中跟技術高中同樣重要,政府對技職教育制度建置得更加完整,高職畢業後也可以繼續就讀科技大學精進技能。因應「12 年國教新課程」,在技術型高中的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透過動手實作以解決問題的學習,達成核心素養的養成。並且新增彈性學習課程,提供學生自主選擇參與自主學習、選手培訓、增廣補強等課程,學生能自行規劃與選擇學校提供的選修課程,或學生選擇自行規劃自己的學習課程,掌握進度與學習內容之自主權。每科每年級並配置課程諮詢教師,提供學生課程與學習進路的諮詢服務。除原有的一般科目、專業科目、實習科目外,增加技能領域實習科目 15 30 學分,技能領域實習課程則是以素養導向為主的課程設計,注重學生應具備與職場對接之就業技能,目的在增強與提升學生之專業技術與專業核心能力,以符應學生進路需求及務實致用的實務課程與就業力。

雙語政策衝擊技職

滾動修正,穩健推動

        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認為要在尊重學生受教權、教師教學專業,以及不增加學校負擔等前提下,穩健推動英語友善學習的環境,並定期邀集專家學者、教學現場行政人員、教師、家長團體、專業英語顧問等代表討論,同時參考大學研究團隊所蒐集教學現場的意見,來擬定修正符合臺灣教育情境的雙語教學推動計畫。未來也會繼續責成教育部,在目前的階段性成果上,採取滾動修正各計畫辦理方式,並持續提醒地方政府改善實施狀況。如:

1、針對部分領域實施雙語教學有忽略學科學習之情形,已向各校強調雙語教學非全英語教學,應以學生聽得懂的方式進行教學。

2、針對雙語師資聘任有重英語輕學科現象,已函請各地方政府教師甄試應回歸專業,以教師具領域或科目專長為優先考量。

國際技能競賽培訓中心

深化技職教育內涵與國際鏈結

       民進黨在 2000 年首次執政後,全力推動技職院校的經營正常化,有效改善技職教育的環境;2016 年再次執政,鼓勵學校發展各自特色,並透過跨部會合作,共同盤整產業職缺,調整招生類科,並全面拉高對青年問題的應對層級,於行政院成立青年諮詢委員會。此外,民進黨政府也開始補助、培訓選手,參加「國際技能競賽」,將技職選手推向國際,同時強化學生的實作訓練,透過前瞻預算編列的「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計畫」,以及原本的「技專校院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於學校設置讓學生們能夠就近練習的場所,強化學用的銜接。未來將更進一步改善國手的生涯發展,讓在國際賽事取得佳績的學生,能夠將所學回饋到教學現場,建置一套完整的技職人才培育體系。未來也會繼續推動將臺灣優質的技職教育向國際行銷,思考如何深化技職教育的內涵與國際鏈結。 

編按:本篇有關賴總統當選人之教育政見係摘自「問問2024總統候選人:教育百年大計怎麼辦?」教育12問之9月議題:「技職教育」提問與答覆

訂閱電子報
中華民國私立學校文教協會    會址:臺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103號10樓
電話:(02)2531-4026 FAX:(02)2531-4353  郵箱:e88@ms8.hinet.net
網址: https://apsce.esino.org/
本平台所有訊息內容或服務,都是由該機構或相關單位所提供,著作權歸原提供者或權利人所有。
網站系統服務平台版權System Copyright © 華人自在交流聯合網&自在交流股份有限公司
EzFree Interchange Co .,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Tel: +886-2-26648311  E-mail:ezchange@hotmail.com;freeinterchange@gmail.com